最早知道岳陽樓,還是上初中時。作為教科書中的范文,幾百字的《岳陽樓記》字字珠璣,膾炙人口。寫景狀物如行云流水,煉詞造句明快暢達,運思謀篇匠心獨具,尤其文末的點睛之舉,以“覽物之情”直抒胸臆,撥動著古往今來多少仁人志士的心弦。 冬日,趁小假間隙,興之所至,約三五好友,長途跋涉,駕車南奔,半天時日,已然置身于岳陽樓下。 岳陽樓坐落于洞庭湖畔,遙對君山。踏入景區大門,映入眼簾的是一組青銅鑄造的“五朝樓觀”。岳陽樓肇自漢晉,但其形制有據可考者從唐伊始。岳陽“北通巫峽,南極瀟湘”,近代以來亦扼京廣之咽喉,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,戰火殃及岳陽樓,屢毀屢建。“五朝樓觀”分別展示了唐宋元明清五代岳陽樓的模型,風格各異,令人嘆為觀止。 過了“五朝樓觀”,有一組白墻青瓦的古建筑,是紀念滕子京與范仲淹的“雙公祠”。祠內迎面是范公和滕公的銅鑄坐像,銅像后則是一幅《岳陽樓圖》。祠堂兩側的陳列廳,一側為“岳陽天下樓”,展示岳陽樓的歷史變遷;另一側為“雙公憂樂情”,展示滕、范二公之生平。 滕子京與范仲淹同年進士及第,二人志同道合,惺惺相惜。滕子京謫守巴陵郡,重修岳陽樓后,深知“山水非有樓觀登覽者不為顯,樓觀非有文字稱記者不為久,文字非出于雄才巨卿者不成著”,便寄給時任鄧州知州的范仲淹一幅《岳陽樓圖》求記,范仲淹慨然應允,從而成就了傳誦千古的華章。 洞庭天下水,岳陽天下樓。作為“江南三大名樓”中唯一在原址重建并保持原貌的岳陽樓,飛檐盔頂,純木結構,廊、枋、椽、檁相互榫合,巧奪天工。樓內詩書楹聯,名流大家,珠璧聯輝,目不暇接。拾級而上,登上三樓,憑欄向西縱目遠眺,八百里洞庭水天一色,盡收眼底;君山宛如青螺,隱約可見;遠近湖面上,大小船只,往來穿梭,鷺鳥翔集,翩翩起舞……此情此景,讓人心旌搖曳,“登斯樓也,則有心曠神怡,寵辱皆忘,把酒臨風,其喜洋洋者矣”。 下了樓,一行人坐在湖邊的“懷甫亭”里小憩。一代詩圣杜甫當年窮困潦倒,駕一葉孤舟孑然由川入湘,游覽岳陽樓后留下《登岳陽樓》的名句,“戎馬關山北,憑軒涕泗流”,在困頓偃蹇之中仍心憂天下的情懷表露無遺。 岳陽樓覽勝,不由再次感佩范公“先天下之憂而憂,后天下之樂而樂”的胸懷與境界。從五朝樓觀到懷甫亭,心中一直疑惑未解:范仲淹雖說少時曾就讀于洞庭湖畔,但畢竟沒有親身登臨過岳陽樓,何以僅憑一幅圖畫就以如椽大筆寫下千古奇文? 在湖面上吹來的微微寒風中,心游萬仞,思接千載,我恍然有悟:真正有胸懷、有風骨的文人作為知識分子階層,如果僅陶醉于風花雪月,又怎能寫出立意高遠的篇章?鐵肩擔道義,妙手著文章。只有以天下為己任,“為天地立心,為生民立命”,胸中有丘壑,筆下自生云煙,哪怕不能身臨其境,依然可以“借題發揮”在文中將“小我”升華至“大我”。 導游說,岳陽樓景區游覽的最好時間在五月到十月,這個季節來,許多美景看不到,很遺憾。其實,喜愛名勝古跡的我一點兒也不覺得遺憾:岳陽樓,從此聳立在心頭! >>>更多美文:游記散文
- Oct 10 Thu 2024 06:21
掉了一地的落寞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